南安:工业经济发展迈向高质量
2023-07-12 10:04:20来源:泉州晚报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和“压舱石”。近年来,南安市深入学习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坚决贯彻落实福建省委、泉州市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重大部署,努力做好新型工业化文章,高举“拼经济、拼发展”旗帜,走好实体立市、工业强市发展之路,树立“大抓工业、齐抓工业”导向,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新产业培育壮大,推动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迈进,挺起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2022年,南安市已有规上工业企业1229家、超亿元企业516家、国家高新企业308家、省级科技型“小巨人”企业8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产值比重达11.7%,工业企业质效双升,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县第11位。

近日, 在南安市举行的一场政企晚餐会上,市领导与日用轻工行业企业家们围坐在一起,谈想法、说问题、话发展。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企业家们畅所欲言,问题一个个抛出,与会领导、相关部门一一回应,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现场解决不了的由相关部门带回梳理跟进。针对内外环境新情况、新变化和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该市及时研究更加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为企业解难题、促发展,当好企业发展的最强后盾。


(相关资料图)

像这样的政企交流会,在南安并不鲜见:在“进协会 进企业”活动中,与会人员谈项目建设、产业升级,聊政府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观摩研学活动中,企业家们学典型、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在企业车间里,入企“三员”协助企业办贷款、招工人,通过“一事一议”“一企一策”“一难一策”为企业解难题……

据南安市工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为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该市专门制定出台一系列本级优企惠企政策,形成“7+5”优企惠企政策体系。“我市相关政策聚焦科技支撑、用地、财政、融资、人才、环境要素等,全方位统筹资源,瞄准基层和企业反映较为迫切的诉求问题以及制约当前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资源要素瓶颈,以更大决心、更强措施破解当前工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制约问题。”

无人化机器自动流水线操作,宽敞的厂房里各种智能化流水线按部就班、有条不紊、高效运转;遍布车间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时显示订单进度、设备运行状态等情况;接入5G网络的AGV小车,满载生产物料灵活穿梭;生产线实现24小时不停歇……在九牧集团全球首创的5G智能灯塔工厂里,一切仿佛科幻小说描述的未来场景。

九牧集团的数智化转型,正是南安传统制造业向转型提升的一个生动案例。该市聚焦传统制造业产业链缺失、薄弱、短板环节,大力实施“强链、建链、补链”工程,重点向源头控制、装潢设计、创意运用、展示体验、大宗集采、终端销售、结算中心方向延展,抢占“微笑曲线”两端。

数字赋能方面,南安市通过引进先进工艺、设备技改、技术对接等措施,大力推进机器换工、智能制造、柔性制造、“数控一代”示范工程,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数字化(智能化)车间,应用“数控一代”示范生产线,连续多年技改投资超百亿元。

目前,南安市已拥有2000多条自动化生产线,2个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1个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6家福建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14家“泉州市智能制造示范数字化车间”、16项产品通过省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实现机器换工超18万人,年节约用工成本约140亿元,一大批企业实现了迭代升级、价值成长。

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加快打造产业新高地,无疑需要更多科研助力。近年来,南安市与厦门大学、上海大学、福州大学等几十所大学开展合作,支持企业创建国家级实验室、科技孵化器、研发中心,参与行业标准制修订,并加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补助力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该市已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6个,南安企业人才链和先进制造科技链深度融合,全面推动产业关键环节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黄瑜鹏 陈鑫炜 林俊杰)

标签:

最后一页
新闻早报丨2023年7月12日

精彩推荐

资讯News

  • 聚焦Policy